在染色工艺上,我们可以用各种染料将织物染成各种颜色,染色方法也很有讲究。汉代形成了大规模的原料种植和纺织品生产,纺织品品种丰富,技术空前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纺织业也很发达。当时的花斑布、蓝干布、白越布、李旦都是比较有名的面料。今天,湖南和贵州的苗族和侗族的印花和刺绣与这些织物有着传统的关系。1959年新疆出土的东汉文物证明,早在1700多年前,新疆就有了棉花印染业。
{10}
5、中国纺织品国际贸易发展 历程简单供参考:1。纺织是一个组合名词。“纺织”是指纺纱,“编织”是指织布。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2.纺织品国际贸易大宗主流交易集中在“两纱两布”。分别指纯棉纱、涤棉纱、纯棉布、涤棉布。3.织机设备发展史:从近代的铁木织机、电动织机到今天的高速无梭织机历程。4.工业转移。首先在英国完成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主要产品之一是羊毛纺织品。
{11}
6、纺织原料的发展 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初年,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料是麻和丝绸。养蚕和取丝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2000多年前传到东南亚,1800多年前传到朝鲜和日本,1600多年前传到中亚,1400多年前传到希腊,900年前传到意大利。正是受养蚕纺纱的启发,意大利人发明了化纤的生产技术!从汉代到唐代,大量精美的丝绸产品通过陆路和海路输出,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因此被欧亚各国誉为“丝绸之国”。
{12}
由于棉花适合集中种植,单位产量高,耐磨性好,再加上棉纺织加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来,以蒸汽机为动力,以棉纺织业为主导产业的结合,率先在英国形成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棉花生产自此在世界纺织纤维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世纪50年代,棉花和棉纺织业一直处于世界纺织业的中心。
{13}
7、纺织历史中国纺织史:中国纺织史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根据考古实物,纺车等纺织工具早在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河北藁城太西村商代遗址和甘肃永靖商代遗址出土的亚麻布,其精细程度和均匀程度完全可以与现代细麻布相比。可见当时的纺纱技术处于成熟阶段。中国最早的纺织品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大麻(大麻和苎麻)和葛藤纤维。
{14}
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前,随着多综提花技术的出现,可以织出几何图案的纺织品。湖南长沙战国墓出土的一件平面纺织品,每厘米有28根经纱和24根纬纱,比现在的平纹细布还要细。秦汉时期,古人在纺织实践中不断创新,变提综为蹬综,用多根蹬杆提沉多个综框。这种能织出复杂花纹的织机被称为“多综多蠕机”。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花纹精美、组织复杂、色彩丰富的丝织品,大多出自这种织布机。
{15}
8、国际产业 转移的发展 历程长期以来,国际工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从资源密集度来看,行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转变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再转变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在附加值方面,从低附加值行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行业(如集成电路制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产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化工炼油产业,再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再到现在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信息技术制造业。
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的是,中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5%左右,这种发展态势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的产业梯度差异,为我国东西部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可能性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