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是中国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她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经历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中流传已久。相传她小时候是童养媳。因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离了自己的家,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那以后,她在海南岛生活了30多年。在海南雅周期间,她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掌握了一切先进技术,还把雅周黎族人民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了家,并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家乡乃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黄道婆之前,棉籽去除是棉纺织工艺中的一个难点。棉籽在棉桃里面比较粘,很难剥。13世纪后期以前,有的地方是用手推铁棒碾去棉籽,有的地方是直接用手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至于棉籽去除过程中经常堆积原棉。轧花机搅拌机在黄道坡推广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弹棉器械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然有弹棉弓,但是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
5、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有那些新 发展大约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都开始了丝织生产。丝织业起源后,直到殷商、西周时期才大量出现发展。这一时期,丝织业主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上游和淮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遍布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业和桑业生产放在经济生活的首位,丝绸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绸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魏、郑、魏、秦等国。齐、鲁、魏是中国丝绸工业的中心,、鲁茂、魏晋被认为是最珍贵的丝绸产品。
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有临淄、香邑、长安、洛阳。在东汉时期,成都也成为了丝绸工业的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丝绸业生产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丝绸业才逐渐恢复。定州位于黄河下游,是北齐时期的丝绸工业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绸业发展迅速发展。隋代唐初恢复黄河流域丝织/123,456,789-2/。二道、河南、河北是主产区,巴蜀地区丝织也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