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快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能源成本;3打开国内市场;4招聘一些销售人才。使用新的和各种纤维生产高质量的纱线和交织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生产特种天然纤维纱、线和交织面料;采用清梳联、紧密纺纱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高效精梳机、集体落纱纺纱机(1008锭以上)、粗细络筒机等先进设备生产“三无一精”(无圈、无梭、无接头、无精梳)产品;高档色纺纱、色织布、长丝织物生产;采用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
提高生产环保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纺织工业。从国际市场纺织服装的发展方向来看,环保和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绿色面料、辅料和加工方法的纺织品和服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纤维原料的使用上,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污染纤维,开发可回收纤维、可降解纤维和无毒的功能性健康纺织品。
5、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纺织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在梳理、并条、精梳、粗纱、细纱、自络筒、织造等主要生产环节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对现场电气设备和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管理。仅仅靠人工调节值班设备是不可能合理、科学、经济地用电的。缺乏各生产环节用电设备的基础用电管理、电能质量控制、用电分析和用电数据管理;缺乏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等必要的整理和信息管理。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纺织业经过多年发展,竞争优势明显,产业链最全,加工配套水平世界第一。许多发达的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为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机会。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配额限制的到期和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限制的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到来,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的地区将全面开放,这将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
6、中国棉纺织史的织造棉布,中国古代称为白折布、白梭织布或丝折布,起源于西域、滇南、海南等中国偏远地区,秦汉时期逐渐传到中原地区。宋代以后,中原地区开始种植棉花,并参照丝绸、亚麻纺织发展棉纺织技术。棉布分为天然棉布和染色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织机上织造。平纹组织是中国棉织物的原始形式。比如福建武夷山3200年前的一个洞穴岩墓棺中出土的那块棉布,风化后变成蓝灰色,就属于平纹。经纬线直径约0.5 mm,经纬线密度14根/cm,捻向为S捻,捻度为67捻/10 cm,纬纱为53捻/10 cm。
这个原始的腰机部件是2000多年前在江西贵溪墓中发掘出来的。秦汉以后,腰机和带框斜织机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普及,并通过贸易逐渐向边疆传播,促进了当地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如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青花印花棉布、白裤、手帕等布匹为平纹组织,经密18根/厘米,纬密12根/厘米。1964年吐鲁番金墓出土的布俑和连身衣都是棉布做的。
7、棉纺织的前景棉纺织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2013-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及转型升级策略分析报告》部分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迅速。到2011年,中国环锭纺、转杯纺和织机数量分别达到1.2亿台、232万台和126万台,纺纱产能达到全球产量的50%。
{10}
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棉纺织大国的地位。棉纺织行业虽然高速发展,但其上面的“三座大山”越来越重,高速棉纺织行业亟待轻量化。从国内供给来看,我国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和新疆产区,其中新疆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黄河产区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长江流域约占10%。棉花种植面积过于集中,对棉纺织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8、对比19世纪美国 棉纺织业的特点,如何发展我国的 棉纺织业全球纺织业的转移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现代纺织工业化生产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20世纪初美国接替英国成为新的纺织制造中心。二战后,全球纺织品制造中心转向日本,70年代后逐渐向韩国、中国、台湾省和香港转移;随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后,中国加大开放力度,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成功成为全球纺织品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