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而丝绸 as服装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一方面,丝绸美化和滋养了中国人的生活。华丽柔软的绸缎,装饰着男女老少的衣服,家庭的床垫,厅堂寺庙等公共场所,古籍书画等学习用的文具。甚至小到手帕、皮包,都能找到丝绸的痕迹。另一方面,蚕桑丝织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南方农村经济的主要依靠,也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和外贸收入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5、西汉 丝绸发展和提升源于哪种手工业?西汉丝绸发展推广源于纺织业。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悠久的纺织和印染技术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作简单的纺织工具,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常衣服,一些生活用品,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中国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西周时期,简单的机械织布机、纺车和具有传统性质的织布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和斜织机。唐朝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6、 古代缎类纺织是怎样发展的?缎是一种厚实的丝绸面料,正面光滑有光泽。常用的蚕丝等纤维用缎织而成,经纬结构紧密,表面光滑有光泽。缎是很好的桑蚕丝面料,真正的缎料是桑蚕丝。它的纺织特点是经纬线只有一根出现在织物表面,形成一种光亮光滑的丝织物。缎纹织物是丝绸中最复杂的产品,织物外观最丰富多彩,工艺水平最高。其组织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缎纹组织,纬纱略有加捻,绉缎除外,一般不加捻。
比如,工部在元代法律文书的分类编纂中就有“段”。再如明代科学家宋在《天工为衣》中对缎的记载:日段经面织数寸时,刮成黑色。《元》和《天宫乃服》中的“段”,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缎,是一种比较厚实的面料,具有缎的质感,正面光滑,颜色温暖,风格典雅。缎面织物最初叫丝绸,后来改名为缎。北京明代定陵出土的丝绸为五缎织物,做工精美,质地细腻。
7、 古代中国的 纺织业发展情况是什么样的?中国服饰和中国文化一样,是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自汉唐以来(公元前206年-公元907年),特别是近代以后,吸收和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变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一整套所谓中国服饰文化。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男人的衣服主要是长袍和马褂。在清朝,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女性以穿长袍为主,汉族女性以穿衣服和裙子为时尚。
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清代满族女性服饰,并由汉族女性吸收西方服饰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旗袍流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比如领子完全摆脱了旧式,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之美,正好适合当时的时尚。后来旗袍也流传到国外,被其他国家的女性穿着。地毯中国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1860-1871年)间开始生产地毯。
8、我国 古代不同朝代纺丝成就China 古代纺织品是以麻、丝、毛、棉等纤维为原料,经纺纱(织、织、缫丝)加工成纱线,再经织(挑)织而成的织物,通常称为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产品在“丝绸路”上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9、我国 古代 纺织业都有什么?China 古代历史非常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麻纺织、丝绸纺织、毛纺织、棉纺织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印染行业,早在原始社会,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古人就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作简单的纺织工具。在纺织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至今仍被人们铭记。